关键词:
脑梗死
假性球麻痹
第二掌骨桡侧
全息疗法
内皮素-1
摘要:
目的:观察第二掌骨桡侧全息疗法治疗脑梗死后假性球麻痹(PBP)的疗效。方法:选取112例脑梗死后PBP患者,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、舌三针组及治疗组各38例,因对照组、治疗组各1例未能按照治疗方案执行而脱落,最终舌三针组38例,对照组、治疗组各37例。对照组给予常规脑血管病治疗和吞咽功能障碍治疗,舌三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舌三针治疗,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第二掌骨桡侧全息疗法。3组均治疗14 d。比较3组石氏评分法临床疗效及洼田氏饮水试验临床疗效,比较3组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(NIHSS)、内皮素-1(ET-1)、降钙素基因相关肽(CGRP)水平的变化。结果:治疗后,3组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(P<0.05),舌三针组、治疗组均低于同一时间段对照组,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(P<0.05)。对照组石氏评分法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62.16%,舌三针组石氏评分法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2.10%,治疗组石氏评分法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9.19%,舌三针组、治疗组石氏评分法临床疗效均高于对照组,差异有统计学意义(P<0.05)。对照组洼田氏饮水试验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65.57%,舌三针组洼田氏饮水试验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9.47%,治疗组洼田氏饮水试验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9.19%,舌三针组、治疗组洼田氏饮水试验临床疗效均高于对照组,差异有统计学意义(P<0.05)。治疗14 d后,3组血清ET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(P<0.05),舌三针组、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,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(P<0.05)。治疗后,3组血清CGRP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(P<0.05),舌三针组、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,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(P<0.05)。结论:第二掌骨桡侧全息疗法治疗PBP可缓解临床症状,改善脑部血流,提高生活质量,促进神经功能恢复。